"); //-->
眼下,国内共享单车各厂商为抢占市场,不断扩张,不断融资,而很多投资公司也相当看好这一市场,甘愿为这一“前途未卜”的少年砸下巨多真金白银。据统计,光是摩拜和ofo的市场融资,金额总数就已经达到数十亿元RMB,想想我们曾今买到的自行车也就几百块,这一规模不可谓不壮观。
可能你会问,共享单车声称“解决出行最后三公里的问题”,相较现在收费标准来看的话,单次使用也就是不到两块钱,拿了那么多融资,共享单车真的能赚到大钱吗?且不说是否真能赚到钱,单说这些老道的投资商,他们都是精明得很,能砸这么多钱给这么一个“干儿子”,自然,这个“干儿子”也必然有其真正的价值。
那么,问题来了,以摩拜单车为例,如果你是摩拜单车的CEO,转动你的大脑+小脑,你会怎样拿着这笔巨资怎样去创造不可饶恕的价值?
第一,当然是类似包租婆收租模式,像前些年的滴滴打车一样,通过收取用户的使用费来简单赚取一些零花钱,不过这对于单车造价较高的摩拜(摩拜一代单车的成本在2000到3000元,二代的Light款成本已经降至千元以下,但依然昂贵)来说,尤其是在现在由于市场混乱带来的单车非自然死亡量(这一量目前来看还是很大的)高居不下的情况下,要想用这点零花钱赚回本儿(造车的钱),那是要一定时间的。不过,当整个市场趋于稳定,公共管理能够更加完善的时候,这种方式也还是很有赚头的。例如,假设一辆单车生产费用为1500元,自然折旧周期为4年,那么每年的折旧成本是不到400元,每天大约1元。如果再算上投放、维护、损坏、偷盗等运营成本,一辆车每天的运营成本大约可以是2-3元。如果使用单车为1元/小时,每天每辆车平均使用4-5小时,投入10万量单车,每个月的收入就是600万元RMB,理论上还是蛮可观的收益。
第二,以钱生钱模式。这种模式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投融资模式,利用单车的押金来以钱生钱。现在摩拜单车的押金是299元,我们来这么算一笔账,如果摩拜单车平台拉入1000万用户,每人押金300元,用户每次退回押金的平均周期是6个月,那么,这个平台就可以保障在半年时间里始终保持多达30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。这些钱如果拿去投资的话,如果年化率是5%,那么一年下来,平台至少可以多赚1.5个亿。每年多出了1.5个亿RMB,可以装满多少个冰箱,铺满多少张床呢?嗯,这是个问题。
第三,数据模式。大数据作为当下时代的一大特征,如果你手中拥有众多用户出行数据,自然也可以为你带来不菲的收益。尤其是摩拜还装有GPS定位功能,这些数据那明显就是一个城市中人流大网,这就显得弥足珍贵。例如,由于你手中拥有众多用户,你可以寻找诸多广告赞助,每年都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广告费,当然,这只是其中最直接的一个方法。只要你脑洞够大,你还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出行数据,创造出更多惊人的价值。
其实就现状来看,涉及到盈利问题时,盈利模式似乎还是容易解决的,毕竟盈利模式还是可控的,而在单车市场纷争混乱的现状下,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单车,让每一辆单车能够正常停放、正常运行,能够寿终正寝,才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而这一问题不可控因素太多,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,单靠市场机制调节是远远不够的,而出台相关约束管理条例是否会有作用呢?这一切似乎都还是未知。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